6.6-链表
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10月21日 早上

链表的定义

C++的定义链表节点方式,如下所示:

1
2
3
4
5
6
// 单链表
struct ListNode {
int val; // 节点上存储的元素
ListNode *next; //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
ListNode(int x) : val(x), next(NULL) {} // 节点的构造函数
};

不定义构造函数,C++默认生成一个构造函数,但是这个构造函数不会初始化任何成员变量,下面举两个例子:

通过自己定义构造函数初始化节点:

1
ListNode* head = new ListNode(5);

使用默认构造函数初始化节点:

1
2
ListNode* head = new ListNode();
head->val = 5;

所以如果不定义构造函数使用默认构造函数的话,在初始化的时候就不能直接给变量赋值!

链表的操作链表的操作

主要是增删

数组在定义的时候,长度就是固定的,如果想改动数组的长度,就需要重新定义一个新的数组。

链表的长度可以是不固定的,并且可以动态增删, 适合数据量不固定,频繁增删,较少查询的场景。

链表-链表与数据性能对比

img

203.移除链表元素

题目描述:

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和一个整数 val ,请你删除链表中所有满足 Node.val == val 的节点,并返回 新的头节点

示例 1:

img

1
2
输入:head = [1,2,6,3,4,5,6], val = 6
输出:[1,2,3,4,5]

示例 2:

1
2
输入:head = [], val = 1
输出:[]

示例 3:

1
2
输入:head = [7,7,7,7], val = 7
输出:[]

提示:

  • 列表中的节点数目在范围 [0, 104]
  • 1 <= Node.val <= 50
  • 0 <= val <= 50

思路:设置虚拟头结点:以一种统一的逻辑来移除链表的节点

移除头结点和移除其他节点的操作是不一样的,因为链表的其他节点都是通过前一个节点来移除当前节点,而头结点没有前一个节点。

所以头结点如何移除呢,其实只要将头结点向后移动一位就可以,这样就从链表中移除了一个头结点。

在写代码的时候也会发现,需要单独写一段逻辑来处理移除头结点的情况。

那么可不可以 以一种统一的逻辑来移除 链表的节点呢。

其实可以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,这样原链表的所有节点就都可以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移除了。

最后呢在题目中,return 头结点的时候,别忘了 return dummyNode->next;, 这才是新的头结点

203_链表删除元素6

AC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/**
* Definition for singly-linked list.
* struct ListNode {
* int val;
* ListNode *next;
* ListNode() : val(0), next(nullptr) {}
* ListNode(int x) : val(x), next(nullptr) {}
* ListNode(int x, ListNode *next) : val(x), next(next) {}
* };
*/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* removeElements(ListNode* head, int target) {
ListNode* dummyHead = new ListNode(0);
dummyHead-> next = head;

ListNode* cur = dummyHead;
while(cur->next != NULL){
if(cur->next->val == target){
ListNode* tmp = cur->next;
cur->next = cur->next->next;
delete tmp;
}
else cur = cur->next;
}
head = dummyHead->next;
delete dummyHead;
return head;
}
};

M:707.设计链表

题目描述:

你可以选择使用单链表或者双链表,设计并实现自己的链表。

单链表中的节点应该具备两个属性:valnextval 是当前节点的值,next 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/引用。

如果是双向链表,则还需要属性 prev 以指示链表中的上一个节点。假设链表中的所有节点下标从 0 开始。

实现 MyLinkedList 类:

  • MyLinkedList() 初始化 MyLinkedList 对象。
  • int get(int index) 获取链表中下标为 index 的节点的值。如果下标无效,则返回 -1
  • void addAtHead(int val) 将一个值为 val 的节点插入到链表中第一个元素之前。在插入完成后,新节点会成为链表的第一个节点。
  • void addAtTail(int val) 将一个值为 val 的节点追加到链表中作为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。
  • void addAtIndex(int index, int val) 将一个值为 val 的节点插入到链表中下标为 index 的节点之前。如果 index 等于链表的长度,那么该节点会被追加到链表的末尾。如果 index 比长度更大,该节点将 不会插入 到链表中。
  • void deleteAtIndex(int index) 如果下标有效,则删除链表中下标为 index 的节点。

示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输入
["MyLinkedList", "addAtHead", "addAtTail", "addAtIndex", "get", "deleteAtIndex", "get"]
[[], [1], [3], [1, 2], [1], [1], [1]]
输出
[null, null, null, null, 2, null, 3]

解释
MyLinkedList myLinkedList = new MyLinkedList();
myLinkedList.addAtHead(1);
myLinkedList.addAtTail(3);
myLinkedList.addAtIndex(1, 2); // 链表变为 1->2->3
myLinkedList.get(1); // 返回 2
myLinkedList.deleteAtIndex(1); // 现在,链表变为 1->3
myLinkedList.get(1); // 返回 3

提示:

  • 0 <= index, val <= 1000
  • 请不要使用内置的 LinkedList 库。
  • 调用 getaddAtHeadaddAtTailaddAtIndexdeleteAtIndex 的次数不超过 2000

思路:

这道题目设计链表的五个接口:

  • 获取链表第index个节点的数值
  • 在链表的最前面插入一个节点
  • 在链表的最后面插入一个节点
  • 在链表第index个节点前面插入一个节点
  • 删除链表的第index个节点

可以说这五个接口,已经覆盖了链表的常见操作,是练习链表操作非常好的一道题目

链表操作的两种方式:

  1. 直接使用原来的链表来进行操作。
  2. 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在进行操作。

下面采用的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(这样更方便一些,大家看代码就会感受出来)。

AC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class MyLinkedList {
public:
// 定义链表节点结构体
struct LinkedNode {
int val;
LinkedNode* next;
LinkedNode(int val):val(val), next(nullptr){}
};//结构体struct}后一定要加分号!!

// 初始化链表
MyLinkedList() {
_dummyHead = new LinkedNode(0); // 这里定义的头结点 是一个虚拟头结点,而不是真正的链表头结点
_size = 0;
}

// 获取到第index个节点数值,如果index是非法数值直接返回-1, 注意index是从0开始的,第0个节点就是头结点
int get(int index) {
if (index > (_size - 1) || index < 0) {
return -1;
}
LinkedNode* cur = _dummyHead->next;
while(index--){ // 如果--index 就会陷入死循环
cur = cur->next;
}
return cur->val;
}

// 在链表最前面插入一个节点,插入完成后,新插入的节点为链表的新的头结点
void addAtHead(int val) {
LinkedNode* newNode = new LinkedNode(val);
newNode->next = _dummyHead->next;
_dummyHead->next = newNode;
_size++;
}

// 在链表最后面添加一个节点
void addAtTail(int val) {
LinkedNode* newNode = new LinkedNode(val);
LinkedNode* cur = _dummyHead;
while(cur->next != nullptr){
cur = cur->next;
}
cur->next = newNode;
_size++;
}

// 在第index个节点之前插入一个新节点,例如index为0,那么新插入的节点为链表的新头节点。
// 如果index 等于链表的长度,则说明是新插入的节点为链表的尾结点
// 如果index大于链表的长度,则返回空
// 如果index小于0,则在头部插入节点
void addAtIndex(int index, int val) {

if(index > _size) return;
if(index < 0) index = 0;
LinkedNode* newNode = new LinkedNode(val);
LinkedNode* cur = _dummyHead;
while(index--) {
cur = cur->next;
}
newNode->next = cur->next;
cur->next = newNode;
_size++;
}

// 删除第index个节点,如果index 大于等于链表的长度,直接return,注意index是从0开始的
void deleteAtIndex(int index) {
if (index >= _size || index < 0) {
return;
}
LinkedNode* cur = _dummyHead;
while(index--) {
cur = cur ->next;
}
LinkedNode* tmp = cur->next;
cur->next = cur->next->next;
delete tmp;
//delete命令指示释放了tmp指针原本所指的那部分内存,
//被delete后的指针tmp的值(地址)并非就是NULL,而是随机值。也就是被delete后,
//如果不再加上一句tmp=nullptr,tmp会成为乱指的野指针
//如果之后的程序不小心使用了tmp,会指向难以预想的内存空间
tmp=nullptr;
_size--;
}

private:
int _size;
LinkedNode* _dummyHead;

};

206.反转链表

题目描述:

给你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 ,请你反转链表,并返回反转后的链表。

示例 1:

img

1
2
输入:head = [1,2,3,4,5]
输出:[5,4,3,2,1]

示例 2:

img

1
2
输入:head = [1,2]
输出:[2,1]

示例 3:

1
2
输入:head = []
输出:[]

提示:

  •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范围是 [0, 5000]
  • -5000 <= Node.val <= 5000

进阶:链表可以选用迭代或递归方式完成反转。你能否用两种方法解决这道题?

思路:

先定义一个==cur==指针,指向头结点,再定义一个==pre==指针,初始化为==null==。

然后就要开始反转了,首先要把 ==cur->next== 节点用tmp指针保存一下,也就是保存一下这个节点。

为什么要保存一下这个节点呢,因为接下来要改变 ==cur->next== 的指向了,将==cur->next 指向pre== ,此时已经反转了第一个节点了。

接下来,就是循环走如下代码逻辑了,继续移动==pre==和==cur==指针。

最后,==cur== 指针已经指向了==null==,循环结束,链表也反转完毕了。 此时我们==return pre==指针就可以了,==pre==指针就指向了新的头结点。

法一:双指针法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* reverseList(ListNode* head) {
ListNode* temp; // 保存cur的下一个节点
ListNode* cur = head;
ListNode* pre = NULL;
while(cur) {
temp = cur->next; // 保存一下 cur的下一个节点,因为接下来要改变cur->next
cur->next = pre; // 翻转操作
// 更新pre 和 cur指针
pre = cur;
cur = temp;
}
return pre;
}
};
  • 时间复杂度: 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: O(1)

法二:递归法

递归法相对抽象一些,但是其实和双指针法是一样的逻辑,同样是当==cur==为空的时候循环结束,不断将==cur==指向==pre==的过程。

关键是初始化的地方,可能有的同学会不理解, 可以看到双指针法中初始化==cur = head==,==pre = NULL==,在递归法中可以从如下代码看出初始化的逻辑也是一样的,只不过写法变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* reverse(ListNode* pre,ListNode* cur){
if(cur == NULL) return pre;
ListNode* temp = cur->next;
cur->next = pre;
// 可以和双指针法的代码进行对比,如下递归的写法,其实就是做了这两步
// pre = cur;
// cur = temp;
return reverse(cur,temp);
}
ListNode* reverseList(ListNode* head) {
// 和双指针法初始化是一样的逻辑
// ListNode* cur = head;
// ListNode* pre = NULL;
return reverse(NULL, head);
}

};
  • 时间复杂度: O(n), 要递归处理链表的每个节点
  • 空间复杂度: O(n), 递归调用了 n 层栈空间

我们可以发现,上面的递归写法和双指针法实质上都是从前往后翻转指针指向,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与双指针法不同思路的递归写法:==从后往前翻转指针指向==。

法三:从后往前翻转指针指向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* reverseList(ListNode* head) {
// 边缘条件判断
if(head == NULL) return NULL;
if (head->next == NULL) return head;

// 递归调用,翻转第二个节点开始往后的链表
ListNode *last = reverseList(head->next);
// 翻转头节点与第二个节点的指向
head->next->next = head;
// 此时的 head 节点为尾节点,next 需要指向 NULL
head->next = NULL;
return last;
}
};
  • 时间复杂度: 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: O(n)

M:24.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

题目描述:

给你一个链表,两两交换其中相邻的节点,并返回交换后链表的头节点。你必须在不修改节点内部的值的情况下完成本题(即,只能进行节点交换)。

示例 1:

img

1
2
输入:head = [1,2,3,4]
输出:[2,1,4,3]

示例 2:

1
2
输入:head = []
输出:[]

示例 3:

1
2
输入:head = [1]
输出:[1]

提示:

  •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在范围 [0, 100]
  • 0 <= Node.val <= 100

思路:

这道题目正常模拟就可以了。接下来就是交换相邻两个元素了,此时一定要画图,不画图,操作多个指针很容易乱,而且要操作的先后顺序

初始时,cur指向虚拟头结点,然后进行如下三步:

24.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1

24.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3

AC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* swapPairs(ListNode* head) {
ListNode* dummyHead = new ListNode(0); // 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
dummyHead->next = head; // 将虚拟头结点指向head,这样方便后面做删除操作
ListNode* cur = dummyHead;
while(cur->next != nullptr && cur->next->next != nullptr) {
ListNode* tmp = cur->next; // 记录临时节点
ListNode* tmp1 = cur->next->next->next; // 记录临时节点

cur->next = cur->next->next; // 步骤一
cur->next->next = tmp; // 步骤二
cur->next->next->next = tmp1; // 步骤三

cur = cur->next->next; // cur移动两位,准备下一轮交换
}
ListNode* result = dummyHead->next;
delete dummyHead;
return result;
}
};
  • 时间复杂度: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:O(1)

M:19.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

题目描述:

给你一个链表,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,并且返回链表的头结点。

示例 1:

img

1
2
输入:head = [1,2,3,4,5], n = 2
输出:[1,2,3,5]

示例 2:

1
2
输入:head = [1], n = 1
输出:[]

示例 3:

1
2
输入:head = [1,2], n = 1
输出:[1]

提示:

  • 链表中结点的数目为 sz
  • 1 <= sz <= 30
  • 0 <= Node.val <= 100
  • 1 <= n <= sz

进阶:你能尝试使用一趟扫描实现吗?

思路:双指针

双指针的经典应用,如果要删除倒数第n个节点,让fast移动n步,然后让fast和slow同时移动,直到fast指向链表末尾。删掉slow所指向的节点就可以了。

思路是这样的,但要注意一些细节。

分为如下几步:

  • 使用虚拟头结点,这样方便处理删除实际头结点的逻辑

  • 定义fast指针和slow指针,初始值为虚拟头结点,如图:

    img

  • fast首先走n + 1步 ,为什么是n+1呢,因为只有这样同时移动的时候slow才能指向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(方便做删除操作),如图:img

  • fast和slow同时移动,直到fast指向末尾,如题:img

  • 删除slow指向的下一个节点,如图:img

AC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* removeNthFromEnd(ListNode* head, int n) {
ListNode* dummyHead = new ListNode(0);
dummyHead->next = head;
ListNode* slow = dummyHead;
ListNode* fast = dummyHead;
while(n-- && fast != NULL) {
fast = fast->next;
}
fast = fast->next; // fast再提前走一步,因为需要让slow指向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
while (fast != NULL) {
fast = fast->next;
slow = slow->next;
}
slow->next = slow->next->next;

// ListNode *tmp = slow->next; C++释放内存的逻辑
// slow->next = tmp->next;
// delete tmp;

return dummyHead->next;
}
};
  • 时间复杂度: 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: O(1)

面试题 02.07. 链表相交

题意描述:

给你两个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AheadB ,请你找出并返回两个单链表相交的起始节点。如果两个链表没有交点,返回 null

图示两个链表在节点 c1 开始相交:

img

题目数据 保证 整个链式结构中不存在环。

注意,函数返回结果后,链表必须 保持其原始结构

示例 1:

img

1
2
3
4
5
输入:intersectVal = 8, listA = [4,1,8,4,5], listB = [5,0,1,8,4,5], skipA = 2, skipB = 3
输出:Intersected at '8'
解释:相交节点的值为 8 (注意,如果两个链表相交则不能为 0)。
从各自的表头开始算起,链表 A 为 [4,1,8,4,5],链表 B 为 [5,0,1,8,4,5]。
A 中,相交节点前有 2 个节点;在 B 中,相交节点前有 3 个节点。

示例 2:

img

1
2
3
4
5
输入:intersectVal = 2, listA = [0,9,1,2,4], listB = [3,2,4], skipA = 3, skipB = 1
输出:Intersected at '2'
解释:相交节点的值为 2 (注意,如果两个链表相交则不能为 0)。
从各自的表头开始算起,链表 A 为 [0,9,1,2,4],链表 B 为 [3,2,4]。
A 中,相交节点前有 3 个节点;在 B 中,相交节点前有 1 个节点。

示例 3:

img

1
2
3
4
5
输入:intersectVal = 0, listA = [2,6,4], listB = [1,5], skipA = 3, skipB = 2
输出:null
解释:从各自的表头开始算起,链表 A 为 [2,6,4],链表 B 为 [1,5]。
由于这两个链表不相交,所以 intersectVal 必须为 0,而 skipA 和 skipB 可以是任意值。
这两个链表不相交,因此返回 null

提示:

  • listA 中节点数目为 m
  • listB 中节点数目为 n
  • 0 <= m, n <= 3 * 104
  • 1 <= Node.val <= 105
  • 0 <= skipA <= m
  • 0 <= skipB <= n
  • 如果 listAlistB 没有交点,intersectVal0
  • 如果 listAlistB 有交点,intersectVal == listA[skipA + 1] == listB[skipB + 1]

进阶:你能否设计一个时间复杂度 O(n) 、仅用 O(1) 内存的解决方案?

思路:

简单来说,就是求两个链表交点节点的指针。 这里同学们要注意,交点不是数值相等,而是指针相等。

为了方便举例,假设节点元素数值相等,则节点指针相等。

看如下两个链表,目前==curA==指向链表A的头结点,==curB==指向链表B的头结点:

面试题02.07.链表相交_1

我们求出两个链表的长度,并求出两个链表长度的差值,然后让==curA==移动到,和==curB== 末尾对齐的位置,如图:

面试题02.07.链表相交_2

此时我们就可以比较==curA==和==curB==是否相同,如果不相同,同时向后移动==curA==和==curB==,如果遇到==curA == curB==,则找到交点。

否则循环退出返回空指针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 *getIntersectionNode(ListNode *headA, ListNode *headB) {
ListNode* curA = headA;
ListNode* curB = headB;
int lenA = 0, lenB = 0;
while (curA != NULL) { // 求链表A的长度
lenA++;
curA = curA->next;
}
while (curB != NULL) { // 求链表B的长度
lenB++;
curB = curB->next;
}
curA = headA;
curB = headB;
// 让curA为最长链表的头,lenA为其长度
if (lenB > lenA) {
swap (lenA, lenB);
swap (curA, curB);
}
// 求长度差
int gap = lenA - lenB;
// 让curA和curB在同一起点上(末尾位置对齐)
while (gap--) {
curA = curA->next;
}
// 遍历curA 和 curB,遇到相同则直接返回
while (curA != NULL) {
if (curA == curB) {
return curA;
}
curA = curA->next;
curB = curB->next;
}
return NULL;
}
};
  • 时间复杂度:O(n + m)
  • 空间复杂度:O(1)

M:142. 环形链表 II - 力扣(LeetCode)

题意描述:

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,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。 如果链表无环,则返回 null

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,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,则链表中存在环。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,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(索引从 0 开始)。如果 pos-1,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。注意: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,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。

不允许修改 链表。

示例 1:

img

1
2
3
输入:head = [3,2,0,-4], pos = 1
输出:返回索引为 1 的链表节点
解释:链表中有一个环,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。

示例 2:

img

1
2
3
输入:head = [1,2], pos = 0
输出:返回索引为 0 的链表节点
解释:链表中有一个环,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。

示例 3:

img

1
2
3
输入:head = [1], pos = -1
输出:返回 null
解释:链表中没有环。

提示:

  •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范围在范围 [0, 104]
  • -105 <= Node.val <= 105
  • pos 的值为 -1 或者链表中的一个有效索引

进阶:你是否可以使用 O(1) 空间解决此题?

思路:大体考察两知识点:

  1. 判断链表是否环
  2. 如果有环,如何找到这个环的入口

1. 判断链表是否有环

可以使用快慢指针法,分别定义 fast 和 slow 指针,从头结点出发,fast指针每次移动两个节点,slow指针每次移动一个节点,如果 fast 和 slow指针在途中相遇 ,说明这个链表有环。

为什么fast 走两个节点,slow走一个节点,有环的话,一定会在环内相遇呢,而不是永远的错开呢

首先第一点:fast指针一定先进入环中,如果fast指针和slow指针相遇的话,一定是在环中相遇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2.如果有环,如何找到这个环的入口

假设从头结点到环形入口节点 的节点数为x。 环形入口节点到==fast指针==与==slow指针==相遇节点 节点数为y。 从相遇节点再到环形入口节点节点数为 z。 如图所示:

img

那么相遇时: slow指针走过的节点数为: x + y, fast指针走过的节点数:x + y + n (y + z),n为fast指针在环内走了n圈才遇到slow指针, (y+z)为 一圈内节点的个数A。

因为fast指针是一步走两个节点,slow指针一步走一个节点, 所以 fast指针走过的节点数 = slow指针走过的节点数 * 2:

1
(x + y) * 2 = x + y + n (y + z)

两边消掉一个(x+y): x + y = n (y + z)

因为要找环形的入口,那么要求的是x,因为x表示 头结点到 环形入口节点的的距离。

所以要求x ,将x单独放在左面:x = n (y + z) - y ,

再从n(y+z)中提出一个 (y+z)来,整理公式之后为如下公式:x = (n - 1) (y + z) + z 注意这里n一定是大于等于1的,因为 fast指针至少要多走一圈才能相遇slow指针。

这个公式说明什么呢?

先拿n为1的情况来举例,意味着fast指针在环形里转了一圈之后,就遇到了 slow指针了。

142.环形链表II(求入口)

  1. 当 n为1的时候,公式就化解为 x = z

这就意味着,从头结点出发一个指针,从相遇节点 也出发一个指针,这两个指针每次只走一个节点, 那么当这两个指针相遇的时候就是 环形入口的节点

也就是在相遇节点处,定义一个指针index1,在头结点处定一个指针index2

index1index2同时移动,每次移动一个节点, 那么他们相遇的地方就是 环形入口的节点。

  1. n大于1,就是fast指针在环形转n圈之后才遇到 slow指针。

其实这种情况和n为1的时候效果是一样的,一样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找到环形的入口节点,只不过,index1 指针在环里 多转了(n-1)圈,然后再遇到index2,相遇点依然是==环形的入口节点==。

AC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/**
* Definition for singly-linked list.
* struct ListNode {
* int val;
* ListNode *next;
* ListNode(int x) : val(x), next(NULL) {}
* };
*/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 *detectCycle(ListNode *head) {
ListNode* fast = head;
ListNode* slow = head;
while(fast != NULL && fast->next != NULL) {
slow = slow->next;
fast = fast->next->next;
// 快慢指针相遇,此时从head 和 相遇点,同时查找直至相遇
if (slow == fast) {
ListNode* index1 = fast;
ListNode* index2 = head;
while (index1 != index2) {
index1 = index1->next;
index2 = index2->next;
}
return index2; // 返回环的入口
}
}
return NULL;
}
};
  • 时间复杂度: O(n),快慢指针相遇前,指针走的次数小于链表长度,快慢指针相遇后,两个index指针走的次数也小于链表长度,总体为走的次数小于 2n
  • 空间复杂度: O(1)

234. 回文链表

题目描述:

给你一个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 ,请你判断该链表是否为回文链表

。如果是,返回 true ;否则,返回 false

示例 1:

img

1
2
输入:head = [1,2,2,1]
输出:true

示例 2:

img

1
2
输入:head = [1,2]
输出:false

提示:

  • 链表中节点数目在范围[1, 105]
  • 0 <= Node.val <= 9

进阶:你能否用 O(n) 时间复杂度和 O(1) 空间复杂度解决此题?

思路1:数组模拟

最直接的想法,就是把链表装成数组,然后再判断是否回文。

代码也比较简单。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bool isPalindrome(ListNode* head) {
vector<int> vec;
ListNode* cur = head;
while (cur) {
vec.push_back(cur->val);
cur = cur->next;
}
// 比较数组回文
for (int i = 0, j = vec.size() - 1; i < j; i++, j--) {
if (vec[i] != vec[j]) return false;
}
return true;
}
};

上面代码可以在优化,就是先求出链表长度,然后给定vector的初始长度,这样避免vector每次添加节点重新开辟空间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bool isPalindrome(ListNode* head) {

ListNode* cur = head;
int length = 0;
while (cur) {
length++;
cur = cur->next;
}
vector<int> vec(length, 0); // 给定vector的初始长度,这样避免vector每次添加节点重新开辟空间
cur = head;
int index = 0;
while (cur) {
vec[index++] = cur->val;
cur = cur->next;
}
// 比较数组回文
for (int i = 0, j = vec.size() - 1; i < j; i++, j--) {
if (vec[i] != vec[j]) return false;
}
return true;
}
};

思路2:反转后半部分链表

分为如下几步:

  • 用快慢指针,快指针有两步,慢指针走一步,快指针遇到终止位置时,慢指针就在链表中间位置
  • 同时用==pre==记录慢指针指向节点的前一个节点,用来分割链表
  • 将链表分为前后均等两部分,如果链表长度是奇数,那么后半部分多一个节点
  • 将后半部分反转 ,得==cur2==,前半部分为==cur1==
  • 按照==cur1==的长度,一次比较==cur1==和==cur2==的节点数值

如图所示:

img

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bool isPalindrome(ListNode* head) {
if (head == nullptr || head->next == nullptr) return true;
ListNode* slow = head; // 慢指针,找到链表中间分位置,作为分割
ListNode* fast = head;
ListNode* pre = head; // 记录慢指针的前一个节点,用来分割链表
while (fast && fast->next) {
pre = slow;
slow = slow->next;
fast = fast->next->next;
}
pre->next = nullptr; // 分割链表

ListNode* cur1 = head; // 前半部分
ListNode* cur2 = reverseList(slow); // 反转后半部分,总链表长度如果是奇数,cur2比cur1多一个节点

// 开始两个链表的比较
while (cur1) {
if (cur1->val != cur2->val) return false;
cur1 = cur1->next;
cur2 = cur2->next;
}
return true;
}
// 反转链表
ListNode* reverseList(ListNode* head) {
ListNode* temp; // 保存cur的下一个节点
ListNode* cur = head;
ListNode* pre = nullptr;
while(cur) {
temp = cur->next; // 保存一下 cur的下一个节点,因为接下来要改变cur->next
cur->next = pre; // 翻转操作
// 更新pre 和 cur指针
pre = cur;
cur = temp;
}
return pre;
}
};

143.重排链表

题目描述:

img

思路:

  1. 数组模拟
  2. 双向队列模拟
  3. 直接分割链表

方法一:数组模拟

把链表放进数组中,然后通过双指针法,一前一后,来遍历数组,构造链表。

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void reorderList(ListNode* head) {
vector<ListNode*> vec;
ListNode* cur = head;
if (cur == nullptr) return;
while(cur != nullptr) {
vec.push_back(cur);
cur = cur->next;
}
cur = head;
int i = 1;
int j = vec.size() - 1; // i j为之前前后的双指针
int count = 0; // 计数,偶数去后面,奇数取前面
while (i <= j) {
if (count % 2 == 0) {
cur->next = vec[j];
j--;
} else {
cur->next = vec[i];
i++;
}
cur = cur->next;
count++;
}
cur->next = nullptr; // 注意结尾
}
};

方法二:双向队列模拟

把链表放进双向队列,然后通过双向队列一前一后弹出数据,来构造新的链表。这种方法比操作数组容易一些,不用双指针模拟一前一后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void reorderList(ListNode* head) {
deque<ListNode*> que;
ListNode* cur = head;
if (cur == nullptr) return;

while(cur->next != nullptr) {
que.push_back(cur->next);
cur = cur->next;
}

cur = head;
int count = 0; // 计数,偶数去后面,奇数取前面
ListNode* node;
while(que.size()) {
if (count % 2 == 0) {
node = que.back();
que.pop_back();
} else {
node = que.front();
que.pop_front();
}
count++;
cur->next = node;
cur = cur->next;
}
cur->next = nullptr; // 注意结尾
}
};

方法三:直接分割链表

将链表分割成两个链表,然后把第二个链表反转,之后在通过两个链表拼接成新的链表。

如图:

img

这种方法,比较难,平均切割链表,看上去很简单,真正代码写的时候有很多细节,同时两个链表最后拼装整一个新的链表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!

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class Solution {
private:
// 反转链表
ListNode* reverseList(ListNode* head) {
ListNode* temp; // 保存cur的下一个节点
ListNode* cur = head;
ListNode* pre = NULL;
while(cur) {
temp = cur->next; // 保存一下 cur的下一个节点,因为接下来要改变cur->next
cur->next = pre; // 翻转操作
// 更新pre 和 cur指针
pre = cur;
cur = temp;
}
return pre;
}

public:
void reorderList(ListNode* head) {
if (head == nullptr) return;
// 使用快慢指针法,将链表分成长度均等的两个链表head1和head2
// 如果总链表长度为奇数,则head1相对head2多一个节点
ListNode* fast = head;
ListNode* slow = head;
while (fast && fast->next && fast->next->next) {
fast = fast->next->next;
slow = slow->next;
}
ListNode* head1 = head;
ListNode* head2;
head2 = slow->next;
slow->next = nullptr;

// 对head2进行翻转
head2 = reverseList(head2);

// 将head1和head2交替生成新的链表head
ListNode* cur1 = head1;
ListNode* cur2 = head2;
ListNode* cur = head;
cur1 = cur1->next;
int count = 0; // 偶数取head2的元素,奇数取head1的元素
while (cur1 && cur2) {
if (count % 2 == 0) {
cur->next = cur2;
cur2 = cur2->next;
} else {
cur->next = cur1;
cur1 = cur1->next;
}
count++;
cur = cur->next;
}
if (cur2 != nullptr) { // 处理结尾
cur->next = cur2;
}
if (cur1 != nullptr) {
cur->next = cur1;
}
}
};

6.6-链表
https://bing.7dragonpig.cn/posts/b33cc8d7/
作者
七龙猪
发布于
2024年6月6日
许可协议